在华夏文明史中,有着无数光辉灿烂的历史事件和数不胜数的历史人物,这些事件或者人物因为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被历史所铭记。但是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有很多事件或者人物经历有着相似性,尤其是后人有前人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许多时候第一个完成伟业的人更容易被人牢记,郑庄公就是春秋时代第一个成就霸业的人,获得了春秋小霸的称号。
郑国的封地最初在周朝的西南部,复杂抵御犬戎部落
当初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施行分封制,这是因为周朝国土巨大,很难对天下各地进行完善的管理,于是希望借助分封制,依靠各地诸侯实现对天下的管理,并且利用血脉和情感来约束诸侯;而周室宗亲和有功之臣,也会得到可以用来自治的私有土地,并且传给后人。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武王低估了诸侯对权力的贪婪,当他死后诸侯国之间为了抢夺生存空间而产生争斗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祖先曾有血脉之亲或者是同朝为官,也丝毫不在乎周天子的尊严。
这种情况令之后的周天子十分恼火,毕竟按照周礼的规定来说,诸侯都是周天子的臣子,除了要尽到臣子应尽的义务,还要无条件地服从周天子的任何号令,不管对错。此时周朝的影响力和真实国力其实还远远超过后世,在诸侯中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周天子迫切地渴望重新恢复周朝的荣光。
郑庄公就趁这个机会,对内励精图治、加速发展,加强了民生和军事建设;对外借助天子之名,讨伐异端,消灭了自己称霸路上的障碍,最终成功地成为了春秋初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小霸郑庄公像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是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出生的时候难产,险些让母亲武姜身亡,因此他虽然是嫡长子,武姜却十分厌恶他,喜欢小儿子共叔段。在庄公的父亲武公年老时,武姜向武公请求册立次子共叔段为太子,不过最终遭到了拒绝;在武公病逝后,寤生成为了国君,是郑国的中兴之主。
鼓动郑武公废长立幼的武姜
可是武姜作为庄公的生母,不但不帮助他打理朝政,反而处处为他设置障碍,希望让共叔段取代庄公。她替共叔段请求将京地作为共叔段的封地。据《史记·三十世家·郑世家》中记载:
\"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於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
不难看出,庄公对其母武姜的忌惮更甚于对其弟共叔段的忌惮。
庄公治下的朝堂十分团结,大臣愿意为他分忧,于是有朝臣请求他去讨伐共叔段,但是庄公拒绝了,因为共叔段并没有具体的谋反举动,因此郑人私下都以为庄公从来没有防备过共叔段。
郑庄公之弟共叔段
庄公二十二年,共叔段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经营,具备了和郑庄公争夺国君位置的能力,于是准备偷袭国都,庄公得知后说:\"终于可以动手了\"于是发兵讨伐共叔段,一举消灭叛军,人们才知道其实他整整二十一年甘于隐忍,始终没有表露出对共叔段的畏惧,却从没有放松过防备。
从上面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庄公虽然嘴上说着对忌惮武姜,信任共叔段,其实暗地里一直做好了准备,这段准备时间从庄公元年直到庄公二十二年,长达二十一年内他能隐忍不发,始终没有懈怠,从中就不难看出他的心性之沉稳,更能看出他对朝臣、军队、形势的强大掌控能力。
东迁之后的郑国地图
其实庄公并不是不希望解决掉郑国的内部隐患,但是他更加注重着眼全局,首先他不希望国家陷入战争的泥潭,耗费大量的资源和军力,从而影响国力;其次他要保证讨伐行动必须师出有名,不能落人口实,给其他诸侯干涉郑国内部事务的机会。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庄公不得不慎重对待,也是造就了他强大心态的重要原因。
假借天子之名讨伐异端庄公对内甘于隐忍,但是对外征伐却十分果敢,尤其他非常善于假借外力。在冯晶编写的《林区教学·郑庄公何以成为\"郑庄小霸\"》中写到:
文章来源:《林区教学》 网址: http://www.lqjxzz.cn/zonghexinwen/2020/0722/372.html
上一篇:每经15点 | 三大股指暴涨 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
下一篇:林区点草成“金”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