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好政治“尺度”
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就要求新闻报道不能与国家大政方针相背离,在重大事项和大是大非面前,新闻媒体要掌握主动权,明辨是非,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例如:2017年5月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发生森林火灾,震惊国内外。鄂伦春广播电视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报道中更多报道党和政府的积极态度和应对措施,展示武警官兵、林区职工群众良好的素质和情操,没有过度描述、渲染火灾现场的气氛。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作用,基本上消除了各种流言蜚语,树立了党委政府的威信,营造了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
二、站在一定的“高度”
身在林区的新闻工作者应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的脉搏,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做选题报道,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林区落地生根。例如:围绕发挥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从林区企业改制、产业转型发展、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就业增收、森林防火和林地保护等方面全方位挖掘新闻素材。结合同一时期、不同宣传报道的重点,把新闻宣传上升到理论“高度”正面引导大众,反映林区职工群众的真实意愿和需求,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国家从2009年开始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行的“棚户区改造”政策,要让林区的职工群众知道什么是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的是什么,哪些人可以享受棚改政策等。作为林区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这方面的新闻时就有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向林区的职工群众宣传“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相关优惠政策”“国家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老百姓办实事”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等。
三、把握好报道的“角度”
对相同的新闻素材来说,有着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报道“角度”。要做到见解独到,让受众更理解和接受,这与记者本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爱好习惯、价值观取向等息息相关。我们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同一件事,有的记者会写表扬稿,有的记者却会写批评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采访记者主观上的价值判断标准存在差异。
一条好新闻需要有好的题材,更需要深入挖掘,多角度来展现。曾采访过的建国初期全国劳模朴银山老人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朴老受到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1年7月1日党的80岁生日那天入党,81岁高龄上了《东方时空》,被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誉为“深山药翁”“林区神农”。老人的生平及事迹,先后被《中华劳模大典》《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专集》《中国林业名人词典》收录,《工人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国内媒体都曾多角度采访报道过他的事迹。2011年初秋,老人突然病逝,药翁朴银山老人90年执着追求的传奇人生至此画上了句号。今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和同事又做了一期《信仰的力量——追忆“深山药翁”朴银山的传奇人生》,用朴老真实的事例折射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永世不变的信仰——自强不息、一心为公。对于这样的充满正能量的好题材,笔者认为采写时尽可能多次、多角度表现主体。
四、把握好报道的“深度”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对新闻线索的背景、内涵,要善于深入挖掘。一部好的作品可以产生好的效果,增强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使受众爱听爱看,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2017年春季森林防火期,笔者深入国家一级火险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吉文林业局红花尔基生态功能区,采访制作了《防火望员于绍安的一天》,通过记者跟随防火望员于绍安一天的生活,反映出坚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山中防火望员的孤独、艰苦条件、重大责任。他们默默无闻的在平凡的岗位坚守,但他们的生命却早已经融进了莽莽群山,时刻守护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安全,让这里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通过深度报道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受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最终这篇新闻作品入选了第四届“美丽中国”最美林业故事。
五、对待新闻工作的“态度”
对待新闻报道工作,要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成,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只有付出、只有努力。新闻界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你看到我时,我和我的新闻在纸上;你看不到我时,我和我的新闻在路上。”新闻人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止过。
文章来源:《林区教学》 网址: http://www.lqjxzz.cn/qikandaodu/2021/022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