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B型无线电遥控发射机电路原理图控制按键。我们选用BJX型滚轮小型搬键开关。这种开关大小适度,每个发射机只需安装三个,就能分别发出六个指令信号。由于开关数量少,操纵也相应简单七、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调幅度调幅失真度频率准确度电源消耗≤800mW>60%≤10%2X10一‘12V、300mA水对林区公路路面的破坏和防治哭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李兴国根据多年观察,林区道路的破坏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于水造成的。水;Y(仅直接冲刷路面,而且也会影响路基的强度。在林区主要是雨水、雪水和冰湖水对路面产生破坏作用,其破坏作用可分为浸润、流水冲刷与积水淘刷三种形式。一,浸润破坏与防治1,雨水对路面浸润破坏大小,取决于以下原因主23路面上层粘结料多少;雨量的大小和下雨速度的缓急;路面压实度的大小。实践证明,路面粘结料少、压实度好,雨量小、下的急,则雨水浸润破坏作用小。反之路面粘结料多、压实度差、雨量大、下的缓,则雨水浸润破坏作用大。2,雪水、冰湖水对路面的浸润雪水、冰湖水对路面的浸润破坏作用在林;区往往大于雨水的浸润破坏作用。因雪水、冰湖水积累一冬天,到了春天缓慢的融化,水就浸润到路面里,尤其是对纵坡小或新修的路段更为严重。我局1978年新修的路段,因1978年冬雪大,则1979年春季百分之八十遭到破坏而不能使用。雪水、冰湖水对路面粘结料多的,一?一压实度差的浸润也较为严重。3.路面被浸润后的破坏现象1)形成泥泞。当路面处于松散状态并遭到水的浸润,再经车辆行驶搅动,就会形成泥泞状态。泥泞程度的大小,要看路面粘结料的多少,粘结料越多,泥泞越严重。我局北沟干线1—3公里,1977年养路队用了大量粘土做面层,晴天还好,但一下点雨就非常泥泞,不能通车。2)路面破坏。若路面中骨料太少,粉料太多,浸润后变成泥泞时,可以引起整个路面的破坏,因路面受浸润后的强度主要是由骨料提供的,骨料太少会形成严重的波浪和车辙,甚至不能通车。我局红光林场香杨支线末段大约有5公里的路面,因施工时没有天然级配碎石土料,用了粘土加沙子的细料,在1973年雨季整个路面被破坏,造成木材生产停顿。3)尘土飞扬。路面被浸润后,由于通行车辆的车轮对潮湿的路面挤压和粘带,可使路面面层中的粘结料大量的集于表层,并和车轮带来的杂质土混合,使粘结料性质发生变化,失去粘结能力,变成松散状态,所以晴天行车就会引起尘土飞扬。尘土飞扬也有因夏季天气干旱,车轮磨损路面而引起的。4.防治措施:1)修筑路面时,尽量用天然级配碎石土,如没有天然级配碎石土,最好人工级配,少用粉料,一般用小于0,5毫米的粘结料应在20%以下,以提高路面的强度。2)路面耍加强养护。养护时要使用好料。3)春融前将路面上积雪除净,冰湖冰刨光,避免在路面上融化。4)雨后道路要经过一段晾晒时间再通行车辆。5)晴天适当洒水,保持路面有一定的湿度,这对压实路面有利,又防止了尘土飞扬。二、流水冲刷破坏与防治水对路面破坏作用较大的还是流水冲刷。因林区道路纵坡较大,雨季暴风雨多,冬季积·雪和冰湖多,尤其是支岔线不常使用和养护,一8一排水不好,冲刷的更为严重。林区公路在纵向有车辙,在纵坡较大路拱较小,在纵向排水沟被堵塞或横向排水的桥涵进出水口被堵死等的路段上均会产生冲刷现象。在流水冲刷破坏作用中,首先冲刷掉路面中的细料,使路面形成沟槽,从而使骨料暴露和松动,在更大的流水作用下甚至会发生流石,严重破坏路基。防治措施:1.修筑路面时,路面料、横向拱度、纵向坡度、压实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2.加强养护,搞好道路两侧排水,保持道路纵向无车辙和沟槽,防止水在路面上流淌;3.下雨时应有人上路查看,输通排水沟,及时排掉路面上流水。4.春融前将路面上积雪除净,冰湖冰刨光,避免在路面上融化流淌。三、积水淘刷破坏作用林区公路路面由于经常行车,或由于施工质量不好或养护不良等原因造成高低不平,出现坑凹。这些坑凹一遇雨水或其他水就变成了积水坑。如不及时将积水坑中的水排除并填平坑,则特别在雨天或雨后车辆行驶经过积水坑就会产生泥浆四溅,坑中的水受到很大冲击,既淘刷坑的四周又淘刷坑的底部,把坑中的细料淘洗出去,骨料裸露失去支撑,在车轮多次的辗压和冲击下,就会使坑凹逐渐扩大,有时会变成很深很大的积水坑,严重地破坏了路面,影响了车辆行驶。防治措施:1.修筑路面时,要使路面材料均匀,从而使路面强度均匀,减少坑凹的出现,乎整和拱度都要达到标准。2.养护要及时,有坑凹就应填平,或一时填不平也要把坑中的积水排除。3.雨天尽量少行车或不行车。4.路基下沉要及时补强根治。总之,水对林区道路的破坏是很大的,应很好地研究它的发生和危害,找出防治办法,确保道路的优良状况,促进生产的发展。
文章来源:《林区教学》 网址: http://www.lqjxzz.cn/qikandaodu/2020/0912/431.html
上一篇:关于林区旧路改造中有关设计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提高汽车低温启动性能的技术措施